我国于1983年制定了《水工建筑物岩行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 121l一1983)。自此,在水利水电建设中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已成为必须进行的保护边坡质量的爆破开挖技术措施。此后在此基础上修订的《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一1994)以及在《水电水利爆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 5135—2001)和《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 5389~2007)中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均被编入并有所改进,DL/T 5135—2001正在修编为DL/T 5135—2012。铁道部也不仅规定了凡是Ⅲ级以上的岩石边坡,设计边坡坡度为1:0.1~1:0.75,在边坡部位的爆破设计和施工都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并阐述了光面(预裂)爆破施工技术设计的原则和参数、安全措施,而且还明确了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项目质量验收检测数量和检测方法。无疑该规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对于爆破作业安全技术的研究,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的,一方面是炸和起爆器材以及对其爆炸所造成的破坏作用进行限制的安全技术,这是主动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爆破所产生的危害采取的防护措施,这是被动的一个方面。两者对阻止爆破带来的破坏性有同样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爆破工程中,则常常会有变化不定的现象和后果,因此,必须对每一项工程破坏的具体情况作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同时,虽然技术不断取得进步,须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每个工序,按照安全规程认真作业。只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正确地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任何规模、任何种类的爆破是可以确保安全的。一些安全规定的条文是有经验教训和理论根据的,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训的总结,所以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决不能以没出过事故而轻率地"突破"规定的"框框"。
在铁路、矿山、水库等大型工程中,爆破技术的作用很关键很重要。采矿修路的开山挖隧道,城市对旧建筑物的拆除,都会用到爆破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的增多,爆破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爆破聚能管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应用很广,但在工程上的应用无疑是重要、常见的,采矿开山,修铁路、公路用钻爆法来开掘隧道,水利工程上也用一些,城市里面也使用了,拆除楼房。利用炸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破坏某种物体的原结构,这种"破坏"效果不是其他方法能代替的,它虽然不是独立完成一个工程,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工序,特别是石方开挖、矿山开采等工程缺少了这个工序还不行。中国目前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可以想象,当初在修这些路的时候会遇到许多高山峻岭,一座大山横在两地之间,想要修路,就必须让这座山消失,这个时候聚能管爆破就起到决定性作用了。
在建造隧道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个方式,就是使用爆破技术,开山挖隧道修路,常规爆破技术需要使用数以吨计的炸,炸的威力十分巨大,但是在炸完之后,空气中全是烟尘,根本无法进入,另外常规爆破炸出来的轮廓线凹凸不平,后期常常需要工人进一步修补轮廓线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耗时耗力,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比常规爆破技术更好呢?2018年3月,央视报道了一场隧道爆破对比实验,实验采用两种爆破技术,滴哟中是使用炸的常规爆破技术,第二种则是国人新发明的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随着声声巨响,这场对比试验的结果超乎所有人的意料,聚能水压爆破技术的爆炸效果更好,而且爆破产生的水雾能将烟尘覆盖,起到降尘的作用,这项爆破新方式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
施工工艺严格遵循六字方针(挂满、贴紧、对准):(1)要保证炮眼打眼质量,炮眼必须按技术要求合理布置。(2)要保证掏槽眼以及其他眼眼的打眼质量,一定要在规定位置上打眼;二要保证炮眼深度和角度。(3)聚能管装药时,要保证乳化炸药在聚能管中空内壁中填充饱满不得有空隙出现时以产生拒爆。(4)聚能管在炮眼中装填时,要保证聚能管的两条聚能槽指向巷道轮廓线方向并且各个炮眼聚能管的聚能槽轴线方面要保证相互连接在隧道轮廓线上。否则成型效果不仅不好,反而更差。(5)保证炮眼堵塞质量。(6)放炮员应提前按规定装好聚能管的炸药,并做好准备工作。试用范围:一级至五级围岩的光面爆破工程。
爆破多向聚能管公司聚能药包破碎法特点是:不需要打眼,因而不需要购买打眼设备和动力设备;施工简单,施工进度比浅眼爆破法快安全性比普通浅眼爆破法和普通裸露药包法好;劳动强度比浅眼爆破法低。爆破多向聚能管公司制造聚能药包所采用的炸药有:黑索金和梯恩梯混合熔铸型;乳化油炸药和黑索金混装型和二号岩石硝铰炸药压制型。根据使用的结果证明,选用密度较大和爆速较高的炸药制造聚能药包能获得较好的破碎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它加工简单和破碎能力较大。在矿山由于二次破碎消耗的药包较多,而且金属药型罩的加工费工又费材料,所以多不采用药型罩。国内生产的一种用于破碎大块的聚能药包,装置聚能药包时,要将药包垂直装在大块的顶面上,聚能穴朝下。药包位置应选在顶面的几何中心或附近较平整的地点。然后在上面覆盖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