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爆破中,常用的起爆方法有:电力起爆法、导火索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电力起爆法是利用电能使雷管爆炸,进而起爆炸药的起爆芳法。它所需的器材有:电雷管、导线和起爆电源。电爆网路的连接形式,要根据爆破方法、爆破规模、工程的重要性、所选起爆电源及其起爆能力等进行选择,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串并联和并串联等。电力起爆法具有较安全、可靠、准确、高效等优点,在国内外仍占有较大比重。在大、中型爆破中,主要仍是用电力起爆。特别是在有瓦斯、矿尘爆炸的环境中,电力起爆是主要的起爆方法。但电力起爆容易受各种电信号的干扰而发生早爆,因此在有杂散电、静电、雷电、射频电、高压感应电的环境中,不能使用普通电雷管。
是将炸药装在聚能管内,两头均放置了水袋,聚能管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射流,让水袋产生“水楔”效应,使围岩裂缝加剧延伸扩展。它是在水压光面爆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区别只是在周边眼中安装专用线性聚能药管替代常规爆破药卷和传爆线,只要做到七大关键环节:水袋挺拔饱满、炮泥软硬适中、水袋装填到底、炮泥回填到口、木棍逐节捣固、水药紧密相连、槽面必须平行,就能对控制超欠挖起到良好效果。在推广水压爆破的基础上,去年9月,水压聚能爆破的成果上,今年更为深入地在兴泉铁路大岭隧道、牡佳铁路麻山隧道采用了此项技术,积累了成功经验。
预裂与光面爆破技术的历史与现状:预裂爆破是沿设计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从而在爆区与保留区之间形成预裂缝,以减弱主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作业。光面爆破是沿设计开挖边界布设密集炮孔,采用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爆破之后起爆的以形成平整的开挖轮廓面的爆破作业。爆破技术的发展是先出现光面爆破,然后衍生发展为预裂爆破。聚能管国内历史与现状,我国于1964~1965年在湖北陆水水电站施工中做过浅孔预裂爆破试验,1965年铁道部门在成昆铁路建设中开始试验光面爆破,1977年在西延线张家船工点,全长近200m的2000m2路堑边坡全部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后边坡平整稳定,残留的半孔清晰可见,是铁路建设中采用路堑光面爆破。
火索起爆法,导火索起爆法是利用导火索传递火焰点燃火雷管进而起爆炸药。这种起爆法所需的材料有:导火索、火雷管和点火材料。专业o型聚能管导火索起爆法操作简单、灵活,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小型爆破和掘进。由于导火索的速燃、缓燃等弊病,在爆破中事故所占比重最大。不能多处装药同时起爆。导爆索起爆法,o型聚能管公司用导爆索直接起爆炸药包的方法叫导爆索起爆法。先用雷管起爆导爆索,当导爆索的爆轰波传至炸药包时,将炸药引爆。在需要延时分段起爆的地方,将导爆索中接入继爆管,就能达到导爆索毫秒爆破的目的。这种爆破法所需起爆材料有:雷管、导爆索和继爆管等。导爆索起爆网路常用的有:串联、簇并联、单向分段并联和双向分段并联等。